(海报设计:曹秉进)
▲陕西西安江村大墓视频资料
● 发掘单位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
● 项目负责人
马永嬴
江村大墓位于西安市东郊白鹿原上,北距世传为汉文帝霸陵的“凤凰嘴”约2000米。根据考古资料,江村大墓所在的汉文帝霸陵陵区范围近30平方千米。本项目自2006年开始考古调查、勘探工作,考古发掘自2017年持续至今,发掘面积总计6050平方米。
▲霸陵陵区文物遗迹分布图
▲霸陵陵区外景
2006年以来,我们先后对霸陵陵区进行了多次调查、勘探和试掘,在窦皇后陵西侧发现了一座大型汉墓(即江村大墓)。2011-2013年,我们对“凤凰嘴”进行了两次较为全面细致的调查、勘探,并引入地质勘探技术全方位探测,证实此处除有多通明、清碑石外,未发现任何陵墓遗存。随后,我们再次复核勘探了江村大墓,确认其为“亞”字形竖穴土圹木椁墓,地面无封土,墓室边长73米,四周环绕110多座外藏坑,外围以“石围界”和门阙形成陵园。
▲江村大墓北侧石围界
窦皇后陵现存“覆斗形”封土,墓葬形制亦为“亞”字形,周围有10多座外藏坑,四周有夯土园墙和门址。
▲江村大墓与窦皇后陵外围夯墙遗址
在江村大墓和窦皇后陵外围还探出了一周更大范围的夯墙遗址,形成了围合二者的大陵园,其东西残长1200多米,南北宽863米。在大陵园内,还发现有两处23座外藏坑和4处建筑遗址。其外侧还分布有数十座小型外藏坑、陶窑遗址、陪葬墓等。
▲汉代陶窑遗址
2017年开始,我们对江村大墓外藏坑、陶窑遗址、陪葬墓等进行了考古发掘。江村大墓发掘了东北、西南区域的8座外藏坑,长度在6.5-72米之间,宽3-6米,深度6-9米不等。大多为带斜坡道的竖穴土圹形制,底部有木椁遗迹。坑内遗存主要有:着衣陶俑(个别带有刑具)、陶器、铁器、铜器,以及漆木器(包括木车马)遗迹等。值得一提的是外藏坑中还清理出“车府”“器府”“中司空印”“南葆司空”“北葆司空”等明器铜印。
▲江村大墓外藏坑出土马骨等
▲江村大墓K27三维正视影像图
▲江村大墓外藏坑出土着衣陶俑
▲江村大墓外藏坑出土刑徒俑
▲江村大墓外藏坑出土部分铜器
▲江村大墓外藏坑出土铜印
陶窑遗址共发掘17座。一般2-5座陶窑共用一个操作间。陶窑由火门、火膛、窑室、烟囱构成,窑室内出土有汉代砖瓦和陶器等文物。
2018-2019年,为基本建设考古工作中发掘了江村大墓西南约3900米处的23座汉墓,其中4座“甲”字形大墓,均为竖穴木椁结构,最大者全长54米,墓室边长18-20米,深16米。该墓虽被盗严重,但仍清理出土玉衣片2000多枚,以及乐舞俑、陶编钟、编磬等珍贵文物200余件。另外,还出土了带有“襄城家”铭文的铜鋗等文物。
▲栗家村汉墓M1出土文物
考古资料表明,江村大墓及其周边的遗迹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陵区,与汉高祖长陵、汉景帝阳陵等形制要素相近,平面布局相似,整体规模相当,并有显而易见的发展演变轨迹。结合文献记载,可以确认江村大墓即为汉文帝霸陵。
此外,我们还对毗邻的薄太后南陵也做了一些考古工作。勘探发现南陵亦为“亞”字形墓葬,其墓室向东偏离封土,周围有20座外藏坑和2处建筑遗址,外围也以“石围界”形成陵园。南陵发掘了封土西侧的3座外藏坑,其形制结构与江村大墓外藏坑基本相同,出土了塑衣彩绘陶俑、原大木车遗迹,以及大量带有草原文化风格的金、银饰品等珍贵文物。
▲南陵外藏坑出土彩绘塑衣陶俑
▲南陵外藏坑出土金器
南陵封土西北分布有一组小型外藏坑,共有10列40排380余座。我们发掘了其中的39座坑,其长度在1.3-2.3米之间,宽0.8-1.4米,深度0.6-2.6米,底部有陶棺或砖栏,内有动物骨架、陶俑、陶器等,经鉴定,动物种类以金丝猴、丹顶鹤、陆龟等野生动物为主。
▲南陵外藏坑原大木车遗迹
▲南陵小型外藏坑出土动物遗骸与陶器
本次考古工作否定了“凤凰嘴”为汉文帝霸陵的传统认识,确定了霸陵的准确位置,解决了西汉十一陵的名位问题。包括汉文帝霸陵在内的西汉帝陵规模、形制、布局及内涵的基本掌握,为西汉帝陵制度形成、发展、演变的研究提供了详实的考古资料,为中国古代帝王陵墓制度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凤凰嘴考古勘探
▲考古发掘现场
霸陵的双重陵园、帝陵居中、象征官署机构的外藏坑围绕帝陵布局等,均为西汉帝陵中最早出现,表明了皇帝独尊、中央集权的西汉帝国政治理念的初步确立。南陵外藏坑发现的带有草原风格的金银器是先秦两汉时期农牧文化交流与融合的直接证据,见证了中华文明由“多元”到“一体”的历史发展趋势。
▲核对图纸
▲专家组现场指导工作
▲汉陵考古队合影
版权说明:本平台有关“十大考古新发现”专题的视频和内容,版权归版权人所有。转载需经版权人同意或授权。
编辑 | 张小筑 实习编辑 | 吴雨遥
复审 | 郭晓蓉
终审 | 李 政
<